白癜风的专科专家我海*潜艇艇员技能竞赛重点考核基础维修技术
拆装冷却水泵
更换阀件密封填料
7月30日上午,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艳阳高照,热浪滚滚。在海*潜艇学院一间窗明几净的实验室内,轮机专业竞技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开始!”评判人员一声令下,只见训练有素的艇员飞快地操作着各种工具,拆卸水泵、更换零件、调试电机……激烈的角逐,似乎使室内的空气凝固了一般。
从7月28日开始,海*首届潜艇艇员维修技能竞赛在潜艇学院拉开大幕。打开竞赛活动秩序册,发现此次竞赛从理论笔试到现场实操,再到基础知识竞答,18个项目涵盖了潜艇声呐、电航、轮机、电工、舱段等5个主要专业。来自海*潜艇基地、支队的104名选手中,大多数是士官,还有8名干部同场竞技。竞赛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海*装备部舰技部副部长谷宁昌介绍说:“这次参赛选手,都是在各单位上报名单中按1/3的比例现场随机摇号抽取的,打破了以往竞技只派尖子选手参加的传统做法,目的就是考核艇员自修的真实水平,‘以赛促训’,带动潜艇部队装备自修能力的整体跃升。”
“许多选手在实操时紧张得连肌肉都僵硬了。”现场打分的潜艇学院的评判员们感慨万千。“尽管准备充分,但沁出的汗水还是湿透了衣服!”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机电干部胡波,走出竞赛现场后,这样对说。
考场上,时间就是分数;战场上,时间就是胜利。在众多选手中,发现有出国培训经历的高级士官、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电航技师唐成洋,是电航专业最有机会夺冠的资深选手。然而,他在安装收音机项目考核中,因实操时间略长,与冠*失之交臂。竞赛结束,唐成洋体会颇深:“以前装备维修训练组织少,特别是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的项目几乎没有训练过,今天一考才知道,要学的东西真不少!”某潜艇支队四期士官潘远平也有同感:“我入伍16年只拆装过一种电机,在近2个月的专门训练中,我就拆装了9种电机,眼界和技能实现了一次飞跃”。
置身竞赛现场,此起彼伏的技能比拼令眼界大开:一边是工厂车间的电弧焊,耀眼夺目;一边是损管救生试验场的管路抢修,惊心动魄……一个个实操竞技项目,令前来观摩的各基层部队装备管理人员应接不暇。
“这边是选手候考区,你过来看看。”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出了实操现场。交谈间,正在候考的选手在队伍中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此次竞赛出现螺帽制作这样简单项目,考的是基本功,不能真实检验我们的装备维修技能。”然而,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总工程师孟庆功对此却另有见解:“未来装备发展是机电一体化,一个元器件如同人体的一个细胞,一个细胞坏死就可能导致身体机能异常,甚至危及生命。潜艇在未来战争中,不可能带上专业的装备保障人员出海,每一个机械部件,小到一个螺钉、螺帽,都直接影响潜艇的在航率和作战效能。如果连一个简单的螺帽都加工不了,又怎能执掌好手中的高科技装备呢?”
管路快速堵漏
连接电器控制线路
不同单位的观摩人员,述说着同一个感受:竞赛比的虽是一些较为基础的装备维修技能,检验的却是艇员自修基本功,一些有实力拿第一的尖子选手纷纷落马,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二期士官王勇,在直流电气控制电路连接竞赛项目中,实操时间比规定时间提前了45分钟,摘得该项目冠*。他坦言:“过去装备维修技能大都在实际操作使用中积累,新老艇员维修技能差距较大。此次比赛,高手林立,幸亏平时多练了几手,否则像我这样的新艇员真要名落孙山了。”
维修技能竞赛不仅给基层部队今后如何开展维修技能训练敲响了警钟,还给承办此次活动的海*潜艇学院开启了新的教学思路。该院教务处长马庆龙坦言:“以前,由于缺乏维修训练教学设备,学员实操练什么、怎么练,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内容,这次竞赛活动,为院校装备维修教训改革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专家点评
找准支点,才能拉动转型
■海*潜艇学院训练部副部长、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王永生
万丈高楼平地起。再复杂的高科技装备,也离不开人的操作使用与维护保养。海*首届潜艇艇员维修技能竞赛涵盖了潜艇装备维护的五大主要技术门类,但比试的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为什么这样做?目的是为装备维修训练寻找一个支点和抓手。随着海*建设转型,潜艇作战训练海域不断扩展、海上续航时间不断延长,艇员海上装备自修、抢修能力,已经成为攸关潜艇作战能力高低和海上航行安全的重大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现海*建设转型,顶层筹划和系统设计固然重要,但解决部队训练中的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同样不容小视。海*首届潜艇艇员维修技能竞赛,抓住了潜艇部队转型中艇员维修技能薄弱的现实和具体问题,为深化*事训练找到了抓手。海*建设转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参谋人才和技术人才十分关键,但离不开人数占主体、担负装备使用和管理等重要职能的士官队伍的支撑。本次竞赛是依据新的任务要求,对潜艇士官队伍的一次整体强化训练,对提高潜艇士官队伍、特别是骨干士官队伍履行任务的技能作用显著。同时竞赛对任职教育型院校改进教学、加强与部队衔接沟通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