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医院地图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5/8593538.html最近,呼和浩特不少市民出现鼻痒、鼻塞、眼睛红肿、发痒等过敏性鼻炎症状,生活备受困扰。在采访中,许多市民热盼对即将到来的杨柳飞絮、蒿属植物花粉进行有效治理。应对市民过敏性鼻炎,今年呼和浩特相关部门将会有哪些举措呢?
园林部门实施喷水作业
过敏性鼻炎患者增多
4月正是赏花好时节,然而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打喷嚏、咳嗽、流鼻涕、眼睛红肿发痒等症状,让他们的春天苦不堪言。
呼和浩特市的孟女士说,春季成了她的敏感季,流鼻涕、鼻塞、眼睛难受等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患过敏性鼻炎近20年,但常年治疗效果不太好,反复发作,最初为季节性,后来演变成一年四季。
“年,我突然咳嗽,诊断为变异性哮喘。这几年过敏性鼻炎时好时坏,直到今年4月份感觉到胸闷气短,去医院最终确诊为过敏性哮喘。”
孟女士说,通过过敏原排查,最终确定她对蒿草、爬行植物、粉尘和刺激性气味等过敏。
连日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多了起来,有七八岁的孩子,有六七十岁的老人,而更多的是年轻人。
4月16日,在医院就诊的王庆宇告诉记者,每到春季,他就出现眼睛红肿、鼻塞、流涕等症状,反复发作10多年,到了天气凉爽后症状就会逐渐消失。过敏性鼻炎严重困扰着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近几天来,他的病情越发严重,还伴有哮喘等症状,经过过敏原排查等多项综合解析,被确诊为粉尘及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
采访中记者看到,在医院耳鼻喉科做雾化的患者中,年轻患者居多。据介绍,入春以来,前来就诊的鼻炎患者比往常所有增长,其中过敏性鼻炎患者占到鼻炎就诊患者总人数的六成以上,且患者年龄日趋年轻化,普遍集中在三十岁左右。
抑制杨柳开花数量
每年进入5月份,呼和浩特市大街小巷会杨柳飞絮,极易引发过敏。
“每年杨柳飘絮时,我都不敢轻易出门,一接触到飞絮,鼻子、眼睛、皮肤就奇痒无比。”市民高洁说。和高洁一样,不少市民都会在飘絮时节出现过敏反应,他们的治理杨柳飞絮的呼声很高。
为有效控制飞絮,呼和浩特园林部门去年对青城公园和满都海公园的杨柳树雌株注射了生长抑制剂“抑花一号”,通过类似“避孕”的方式,减少雌株开花的数量,降低飞絮的发生。
4月15日,呼和浩特市园林科研植保站高级工程师王淑娟走进青城公园,查看杨柳树在注射生长抑制剂后的开花数量变化。她摘取柳树雌株的树枝仔细查看。
“你看,这几株是去年打过生长抑制剂的,有的几乎没有开花,有的开花数量非常少,效果非常好。”王淑娟说,通过近期观察,注射了生长抑制剂的杨柳树雌株,开花数量得到控制,这将大大减少飘絮。
王淑娟介绍,杨柳树是呼和浩特市的骨干树种,历史久、数量大、分布广,在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每年的五六月份,杨柳飞絮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成为限制宜居城市建设的因素之一。为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呼和浩特市园林科研植保站在不破坏杨柳树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采取了一系列飞絮综合治理措施。今年,该站将继续通过雌株修剪、高压喷水降絮、地面洒水、及时清扫落絮及注射生长抑制剂等方式治理杨柳飞絮。下一步在引进树种的时候,也不再引进飞絮的树种,为市民提供更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
抢在花期前拔除蒿草
不少市民直指蒿属植物花粉是过敏性鼻炎的罪魁祸首,呼吁将其“斩草除根”,尽早清理蒿草。
很多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市民关心的是,今年在蒿草的治理上,呼和浩特会有哪些举措,并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开展拔除蒿草的行动。
4月16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了解到,年,该中心将解决蒿草致敏问题列为改善服务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专门成立了高致敏蒿属植物科研课题组,同时对全市绿地进行精细化管理,有效阻断了致敏原。今年,清除蒿属植物再次列入工作计划,该中心将在管养绿地时对蒿属植物进行清除,同时继续动员全社会,抢在花期前开展拔除蒿草的行动,以减少花粉传播。
防治结合是关键
4月16日,记者来到医院耳鼻喉科,看到候诊室里坐满了患者,其中不少患者是因鼻炎发作前来就诊。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勇智告诉记者说,近期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比例不是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中有不少是因近期浮尘天气较多而引发过敏。
在刘勇智看来,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尚未到来,从5月份开始,患者逐月增加,而7~9月,是呼和浩特地区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且呈现出患者逐年增加、低龄化的趋势,尤其是8月份就诊量最高。年以来,该科每年8月份的就诊量都达到~人次,其中40%的患者都是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而对蒿属植物花粉过敏的人群比较多。
“过敏反应,受外在环境和个人体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北方地区对花粉、粉尘过敏的患者居多。”刘勇智说,在鼻炎高发期,做好防控、避免接触致敏原是第一位的,患者如果明确知道自己的过敏原,就要做到避免接触,在花粉季节要尽量不去或者离开树多、草多的地方,外出时佩戴防护器具。除了做好常规防护之外,还可以提前服用抗过敏药预防发作。患病后,患医院接受规范治疗,不可听信偏方、土方,以免耽误治疗。
加强花粉浓度监测
如今,出门前不少市民除了要看天气预报外,还会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