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中西医结合会诊 https://m.39.net/disease/a_5788619.html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慢性阻塞性肺病,我们医学上简称“慢阻肺”,已成为冬季呼吸道疾病中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据年全国范围的一项调查显示,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已高达13.7%,意味着全国有万慢阻肺患者。医生总是叮嘱我们中老年朋友,特别是患有慢阻肺的病友,“您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大家的耳朵都快听出老茧了,但是能坚持锻炼的却没几位。
为什么中老年慢阻肺病人难以坚持呼吸功能锻炼呢?首先,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起效非常缓慢,往往练了一个月也没什么感觉,无法继续坚持;其次,这种赤手空拳的锻炼方法没办法很好的控制训练强度,动作是否规范自己也很难衡量。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呼吸功能锻炼已经可以用上专业设备——呼吸训练器,它可以更直观显示训练效果,并且使呼吸训练更加科学,可增加呼吸训练的效果,近几年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推荐使用它们。
(一)呼吸功能训练器
呼吸功能训练器种类比较多,有些是为运动员设计的高强度训练器,也有为康复锻炼设计的低强度设备,以下就几种适合大众使用的简易、低强度设备进行介绍:
1.三球呼吸训练器:训练器共有三个小球,所在的三个空间代表不同的空气流速:、、毫升/秒,并且有吸气与呼气的阻力调节阀,数字越大阻力就越高,调节阻力就能调整训练强度。当使用者通过训练器进行吸气或者呼气时,小球都会升起,可以直观的看到。
2.肺活量呼吸训练器(单球):这类训练器分左右两侧,左侧是代表吸气速度的小球,右侧则是代表吸气量的活塞,两侧都有刻度,右侧的调节阀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设定。不过这种训练器一般不带阻力调节阀,主要偏向于吸气训练,目的是提高训练者的肺活量,也就是让人能吸入更多的空气,肺部得到扩张。
3.正压呼吸训练器(Acapella):这种训练器看上去就像一个芒果,只有一个吹气口,底部也会有阻力调节装置。这种训练器里面有一个共振的弹片,在吸气和呼气的时候会产生震动,能让肺里的痰液也跟着抖动。因此,使用该训练器在锻炼呼吸肌力、训练肺活量的同时,还起到松动痰液方便排痰的效果。
(二)哪些人适合用呼吸训练器?
在使用呼吸训练器前,医院呼吸内科就诊,进行肺功能检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那么,哪些人适合使用呼吸训练器呢?
1.慢性呼吸道疾病: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哮喘伴呼吸功能下降者等
2.神经损伤、神经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脊椎损伤、运动神经元病等
3.术后肺康复锻炼:胸/腹部手术后排痰困难、膈肌或呼吸肌力降低等
3.身体虚弱、严重缺乏运动引起肺功能减退者。
(三)什么情况不宜用呼吸训练器
训练器虽然一般情况下很安全,但是一些特殊情况还是要避免使用的,因为训练器会增加呼吸时候的阻力、轻度升高头面部血管的压力。
1、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如:慢阻肺急性发作、流感、急性鼻窦炎等
2、有出血或损伤,如:鼻出血、咯血、头面部手术后、颅脑手术后、脑出血等
3、颅内压增高、青光眼、食道手术后、呕吐者
4、有气胸、肺大泡者
(四)训练器使用方法
1.体位:训练前选择合适的体位如坐位或者半卧位都是可以的,不推荐平卧或者侧卧锻炼。
2.训练前:洗手,检查训练器是否完好,查看阻力调节是否合适;先进行3-5深呼吸(鼻子用力快速吸,肚子鼓起;嘴巴嘟起慢慢呼,肚子瘪下去),准备开始训练。
4.训练动作(仅供参考):用嘴含住呼吸训练器的咬嘴,用嘴吸气(肚子鼓起),按自己的能力保持屏气数秒,然后用嘴对着训练器呼气(肚子瘪下去)。每种训练器使用方法有所不同,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者观看训练指导的视频。
5.训练结束后:每次训练完毕,清洗训练器并晾干,保持清洁备用状态。
6.训练注意事项:一次呼和吸的训练过程保持在8~10秒左右比较合适,即每分钟6~8次呼吸。每次训练5~8分钟,每天2~3次为宜。.训练过程中应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不要随意增减阻力、训练时间。训练时间过长会造成呼吸肌疲劳和头面部血管压力过大,每次训练不要超过10分钟,一天不要超过30分钟。
希望本次的介绍能对慢阻肺以及其他呼吸不是那么顺畅的人有所帮助,长期坚持呼吸功能训练,可提升呼吸耐力及呼吸肌肌力,改善呼吸肌疲劳、提高肺通气能力,让我们呼吸变得倍感轻松。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
作者:黄悦蕾医院-呼吸科护理
审核:邱忠民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医学科普新局面。持续开展“健康方向盘”、“架起彩虹桥”和“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三大系列品牌活动。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已经成为沪上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科普比赛之一,培养了大批医学青年科普人才,为青年医学工作者打造了新时代“有情怀、有温度、有传承、有创新”的四有科普舞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添砖加瓦。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原标题:《赤手空拳锻炼呼吸功能?已经过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