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治了,这个病,治不起,带我回家吧。”丈夫吴邵敏白天说的话在朱建芳的耳边久久飘荡,挥之不去。晚上,医院周边的出租房里,默默流泪,她不明白,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怎么就瞬间变成了这样?
朱建芳今年35岁,丈夫吴绍敏比自己大一岁,两人于年结婚,育有2个女儿,大的今年10岁,小的3岁。去年,丈夫吴绍敏辞职学起了挖掘机,并贷款买了一辆,虽说是贷款买的,但是毕竟日子是越过越好。这样的日子,让朱建芳一家满心欢喜,暑假到了,还商量着要带俩孩子去西塘大伯家转转……
家人提供:朱建芳怀二胎时,一家人的合影
但,一切欢声笑语在本月初戛然而止。
20多天“感冒”不见好
后被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
年6月29日,家住歙县霞坑镇霞坑村浩坑组的吴绍敏因为发热、乏力、皮肤瘀斑20多天不见好,以为是感冒后引起的鼻窦炎,医院就诊,经检查考虑有“血液病”的可能,医生立即建议家属转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
6月30日,吴绍敏和妻子前往苏大附一院,7月1日,吴绍敏被收入无菌病房住院治疗,经全面检查,7月4日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
短短6天,从“以为是鼻窦炎”到“被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妻子朱建芳如晴天霹雳,在她仅有的认知里,“白血病等于绝症”,她不信的同时,一边瞒着家里老人、孩子,一边瞒着做了各项检查的丈夫,告诉他“医生说是严重贫血,要住院。”
但,能瞒多久?
吴绍敏知道后,刚开始也怀疑,自己身体一直都很好,还当过兵、献过血……怎么可能呢?但确诊的单子摆在面前。朱建芳:“医生说,家里条件好的话要准备万元,实在难的话,万元是要准备的。”听到这话,吴绍敏和妻子说:“我不想治了,这个病,治不起,别拖累了你们,带我回家吧。”
吴绍敏和妻子朱建芳的合影。年12月,初中刚毕业的吴绍敏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在北京武警部队进行服役。在部队里,他勤练基本功,因表现突出,曾荣获过“优秀士兵”等称号
献血超毫升
同时也是一名捐献骨髓的志愿者
在离开家前往医院前,以防万一,吴绍敏一家将之前献血的本子理出来,怕到时候需要,这一整理不要紧,仅献血本子就有好几本。
吴绍敏献血总量已达多毫升,年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年3月,吴绍敏在中华骨髓库注册成为了一名捐献骨髓的志愿者
而这一切,都是吴绍敏默默做的,家里人甚至是亲姐姐吴锦霞也是两年后,和弟弟聊天中无意得知。
姐姐吴锦霞:“我弟弟平常很少说话,就埋头干事,关于献血和成为捐献骨髓的志愿者这些事,他很少和我们说。我猜他是当年入伍接触到献血,后来就一直坚持下来了吧。”
姐姐吴锦霞近日才从苏州回到屯溪,“现在家里两位老人也知道了,我妈妈第一次知道都急晕过去了,哎,两个老人身体也都不好,我妈之前做过脾切除手术。现在,弟弟家的大女儿放在了外婆家,这孩子敏感懂事,到现在还没和她说,每次问,就说‘爸爸鼻窦炎,医院治疗’;小女儿在我爸妈家,前段时间,我在苏州的时候,每天给他们打电话,他们都哭。还有我弟媳(朱建芳),她更难,我和她住一起的时候,她每晚都哭。”
吴绍敏的父母和他俩女儿的合影
大女儿和小女儿的合影
放不下家人
他决定勇敢一回
经过家人的劝说,以及战友、朋友、陌生爱心人士的关心,吴绍敏渐渐接受现实,并决定勇敢一回。
吴绍敏住院后,妻子朱建芳每天早上6点起床,步行到菜市场买菜(按照医生叮嘱,吴绍敏每天必须吃新鲜的高营养的食物),鱼、豆腐、*鳝、西红柿……每天两餐搭配着来,买完菜回来摘菜、洗菜、炖汤……趁着炖汤的功夫,赶紧洗衣服,一转眼,10:30了,赶紧给丈夫吴绍敏送饭,医院大概11点的样子,中午不能探视,只得转由医护人员转交,在外等着,11:30的时候,朱建芳拎着饭盒再走回出租屋。自己简单忙活吃两口,稍微休息会,下午又是买菜、烧菜、送饭。每天下午的17:00——19:30,是只准一位家属探视的时间,虽然有两个半小时,但是吃饭加洗漱,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每日如此反复。在医院里呆的时间多了,朱建芳也知道了白血病也是能治好的,“没有真正经历过,什么都不知道,医院好多人都这样,也有治好的,所以,我就劝自己,也劝他(吴绍敏)。他后来也说‘我放心不下你们’。”
除了来自于妻子、家人的鼓励。更多战友、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爱心也感动了吴绍敏,他告诉妻子:“我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帮助我。”
姐姐吴锦霞:“有一天,医院走廊等着,一位50多岁的大姐来看我弟弟,她说之前不认识我弟弟,就说看到朋友圈转发来的,带了一些礼品,还说‘觉得好心人应该受到帮助,会尽自己的努力帮忙’,走的时候也不留姓名。医院里的一位实习生,也去看望了我弟弟;还有另外两位大学生也来了……”
据姐姐吴锦霞说,吴绍敏刚完成第一次化疗,接下来将进入20多天的观察期。如果检查效果不错,危险降下来了,就安排第二次的化疗。但是,截至目前,吴绍敏就医已花费15万元左右,再加上观察期的费用……就在昨天,吴绍敏家的挖掘机刚卖出,加上之前借到的18万,勉强还能撑一段时间。
家人提供的部分费用清单
另外,其家人还发起了爱心筹,截至目前,已筹得25万元;市红十字人道传播志愿服务队发起爱心捐款,筹得元;霞坑镇给家里老人送去元慰问金;霞坑卫生院工会全体职工捐献爱心元……
还有很多爱心人士献出了爱心,妻子朱建芳都一笔一笔记下了
记者从卫计委新农合办公室了解到: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用药报销情况也不一样,得等到吴绍敏去报销才知道具体报销比例。但是,根据新农合基本医保,最高封顶20万;另外,新农合大病保险这一块,最高也是封顶20万。也就是说,在最乐观都能报销的情况下,吴绍敏能从新农合保险这一块报销最高不超过40万元。
所以,目前来说,一家人最担忧的就是钱的问题。
每一个献过血的人都知道,无论过去多久,手臂上的针孔都会在,那是自己献爱心的印记。记者暂时无法见到吴绍敏,所以不知道他手臂上该有多少个针孔。多毫升的血,按照每次献血毫升计算,他也至少坚持了10年献血。
谁也不知道,吴绍敏献出的多毫升血流入到多少人的体内,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而被救助的人受其感染,又去帮助更多的人。如果真的有“功德”一说,也希望这份功德能让吴绍敏获得好运。
吴绍敏曾说:“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帮助我。”其实,那都是曾经的他在帮助现在的他,也希望这位好心人能获得更多好心人的帮助。
撰稿*山交广全媒体记者曹丽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