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窦炎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孩子是虚寒体质,我这样锻炼他hel [复制链接]

1#

我的小孩快四周岁时,每天晚上全家人的碗筷、擦桌子、折衣服的事情都交给他来做,有朋友问他能做地清楚吗?他是在玩,还是在做家务呢?

我说自然是在做家务,对四岁孩子来说,学会认真做事情很重要,刚开始洗碗我会陪着他,教他如何把碗筷洗干净,后来就放手,让他自己独立完成这项工作。他每天都乐此不疲地坚持做这份“伟大”的工作。

我的小孩天生体质并不好,属于虚寒体质那种,我并不纠结和遗憾,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爱他,就接纳他本来的样子。这些年我一直力行中医喂养方式,所幸孩子一直在健康成长,偶尔的生病也能很快恢复。有些父母也同样在遵守“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的原则,但是发现孩子的体质并没有得到改善。

不论中医还是西医育儿,都不能照书养,很多书籍虽然很专业,但是都只能讲到某个领域,但我们养育孩子要从整体上把握孩子的生活状态,这才是关键。

最好的生命状态:阳光

对于虚寒体质的孩子来说,最好的生命状态就是让生活充满了阳光,这种阳光有很多。

其中一种是父母对孩子阳光的心态,给他足够的爱和安全感(不是溺爱),因为这类孩子更敏感脆弱、甚至胆小易受惊;

另外一种多带他到大自然中玩玩,接接地气,多晒晒太阳,让自然的阳光来给身体增加能量,在他6个月后,我们周末经常带他去爬山;

还有一点就是被很多父母忽略,就是做家务。

在我观察孩子成长中,发现做家务对提升孩子的体质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即便偶尔吃多了,这一天多干一些家务,出现积食的几率都大大降低了。我小孩从两岁开始,每天学习扫地,他晚上睡眠、胃口、大便都处于比较好的状态,甚至他的运动能力也大大提升(我小孩一周半前,大运动是落后于同龄孩子的)。

因为他有很好的独立性,所以上幼儿园后能够很好适应集体生活,也能帮助老师,他内心安静的性格也慢慢地开朗乐观起来。

虚寒体质的孩子,容易缺乏自信,不容易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但是他能够从顺利完成家务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和成就感,还能发展出运动和思维能力,这比上早教课效果更好。

在此我插一段

在很多年前,看到一个妈妈当众数落自己孩子胆小怕事,让他要勇敢起来,我看到孩子两眼泪汪汪,非常心疼,因为我小时候也是胆小的孩子。每个孩子教育方式不同,像这类型的孩子,与我的孩子相似,你指责他逼迫他变勇敢是没有用,只有引导他去做事情,让他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逐渐变勇敢。孩子的体质和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不要轻易去责怪孩子的性格,而是因材施教引导孩子。

扫地背后的运动和思维

言归正传,说说做家务,不要小看或鄙视做家务。以扫地为例,扫地时,孩子需要调整自己,协调诸多感官和注意力来完成,如手眼协调、大小肢体运动的协调等,同时需要一定的空间意识,如从哪儿开始、怎么把所有的垃圾扫到一堆等,这需要孩子对“扫”这个动作在空间中产生的影响有意识,需要对这种影响产生内在的图像并做出判断和选择——从哪儿开始扫?朝哪个方向扫?垃圾扫成一堆还是两堆?做家务活需要以上判断和能力,所以当孩子做家务时,相应的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但是这对父母来说也是巨大的考验,让孩子做家务,我们要花出更多的时间引导孩子正确做家务,甚至收拾残局。

如何根据年龄来安排孩子的家务和如何引导孩子享受做家务带来的快乐,下面几张图也是最近流行在朋友圈的家务清单图,可以参考下。

同样带孩子不能照书养,每个孩子具体情况不同,家庭成长氛围不同,需要进行灵活的变通,找到适合孩子做家务的方式。

推荐阅读:

鼻炎,只是暴露我们错误养育的冰山一角!

今早一位爸爸说他的孩子刚满五周岁,一直流鼻涕两个月,医院看了一个多月,吃了一个多月的抗生素,依旧没有好,做检查发现是鼻窦炎。因为孩子天天吃药,对吃药已经有极大的恐惧,现在改用清洗鼻子。

前几天一位妈妈说她的女儿本来体质很好,有一次感冒后一直流鼻涕,然后诊断出是鼻炎,于是每次感冒都要配合着用鼻炎药,从此孩子体质变地很不好,经常生病,而且身体总是莫名其妙地痒,女儿性格也变地容易烦躁。

这样的事情似乎不是个案,越来越多的孩子有鼻炎,每每听到这样的事情,我总是很心痛,因为这些孩子本来不应该为鼻炎所困,他们本应该健康快乐成长的。

更让人痛心的事情是,鼻炎被正常化,当我看到有些父母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家孩子有鼻炎时,我很想告诉他,虽然很多孩子有鼻炎,但是鼻炎不应该属于孩子,鼻炎只是暴露我们错误养育孩子的冰山一角!

关于鼻炎,不论家里孩子是否有鼻炎,我们都需要深入了解,避免孩子“被鼻炎”,避免鼻炎给孩子带来永久性不可逆转的伤害,这是我们为人父母必须做的功课。

鼻炎的典型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我们先要说说为什么人体会有这样的反应?

我们人体是非常智慧的,遇到各种问题时,第一反应是自我拯救,如果没有这样的智慧,那么人类在没有医疗的时代,早已被大自然残酷淘汰了。

当我们受寒的时候,人体的第一反应就是让毛孔关闭,不让寒气继续进入,毛孔是我们人体最大的表面,也是人体最大的呼吸器官,我们人体代谢的各种水气,本来是由毛孔来处理,毛孔关门了,那么进入体内的寒气就必须交给肺来处理,我们肺脏为了防止入侵的寒气邪气侵犯自己,只能通过流清鼻涕、打喷嚏来排出寒气。

流鼻涕、打喷嚏其实就是人体的驱赶敌人的表现,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止住鼻涕的各种喷剂、药物,其实是把寒气(敌人)往体内赶,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虽然鼻涕消失了,其实是伤害加重了,呜呼……

流鼻涕、打喷嚏

其实就是人体的驱赶敌人的表现!

用止鼻涕的药物,

其实是掩耳盗铃!

鼻炎不会从天而降,那么我们孩子是如何得鼻炎的呢?临床上常见这几种,也是目前许多小朋友正在经历的令人非常痛心的事情。

一、感冒没有彻底好,一直流鼻涕,然后被误判为鼻炎,这种情况,如果用鼻炎的方式去治疗,那么就会逐渐变成真正的鼻炎。

这是让非常令人痛心的,因为遇到这种情况,不论是用中医汤药、艾灸还是小儿推拿,甚至食疗,一般三次就完全好了,但是有些孩子却陷入“被鼻炎”的境地。

二、感冒没有彻底好,孩子抵抗力比较弱,父母没有正确干预,或者乱干预,或者一拖再拖,让孩子病情变复杂,造成孩子变成真正的鼻炎。

三、长期错误用药导致鼻炎,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流鼻涕,就用药物止住鼻涕,就埋下了鼻炎的祸根,大家回忆下,我们孩子反反复复流鼻涕、鼻塞,最开始是不是这样一个过程。

因为当初侵入我们体内的寒邪没有清除掉,用消炎药和输液压制住感冒的症状,清除了发烧等感冒症状,也就清除掉我们人体能奋起抵抗寒邪的那一部分力量。

所以我们要明白,所有出现的症状都是人体抵抗邪气的一种表现,症状消失了,邪气并没有被消灭,却深入人体的内部,这往往是埋下鼻炎缠绵不休的开始。

对待我们人体的疾病,一定要有这样的思维,治病一定要治本,如果治标不治本,容易会给孩子身体埋下各种隐患,而我们却全然不知。很多时候孩子的鼻炎,是因为源自我们错误的思维导致的。

(唠叨一句:有父母说,先用抗生素、输液先治标再慢慢治本,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不想多说一句。今天在这里说一句:这样的思维方式,是以爱之名,来缓解我们自己内心的焦虑,然后害了孩子。)

正确处理风寒感冒很重要

正确处理流清鼻涕、打喷嚏的风寒感冒,可以避免陷入一系列错误治疗而得鼻炎。别小看这种小事情,很多大错误往往刚开始都只是小事情。

1、囟门未闭合的小宝宝

在初期症状轻的时候,在晚上睡前,用葱白一段,生姜三两片,水煎10分钟左右,用两块小毛巾交替敷于小儿囟门处,敷约10~15分钟左右,根据孩子的大小来定时间。对周岁内的孩子鼻塞、流鼻涕效果比较好。

注意事项:注意温度不要烫伤宝宝,另外避风不要再次着凉。抱宝宝时候,大人的鼻孔呼吸不要对着孩子的囟门。

2、周岁以上的宝宝

可以让孩子喝淡豆豉葱白水,淡豆豉10~15克,葱白带须,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0分钟左右。

还可以用艾叶泡脚,或者艾灸大椎,或搓后背等,只要是能发汗,把体表的寒邪驱赶出去的方法都可以用,都是对路的。

不论是在感冒初期还是后期,都有可能因为孩子正气不足或者其它各种原因,导致这样处理效果不明显,也不用担心,交给专业的中医或小儿推拿师,一般三次就能解决。

只要每次感冒都能彻底好清楚,基本就能远离鼻炎还有各种慢性疾病。

如果孩子已经有鼻炎了怎么办?

我们常说的鼻炎有三种,一种是西医说的急性鼻炎,这种不算是真正的鼻炎,是上文中说感冒没有彻底好遗留的邪气,只要稍微调理下就好了,无需担心。

第二种是过敏性鼻炎,这种是一种过敏反应,也不是真正的鼻炎,在中医里叫鼻鼽,其实属于脾肺两虚,身体抵抗力下降,对于外界的邪气和过敏物没有足够的抗力,只要身体抵抗力好了,这种过敏性反应也自己好了。

第三种是慢性鼻炎,是伤风感冒遗留的症状,没有当回事,长年累月拖延,或者假性鼻炎经过错误治疗,反复用药后,就会形成西医说的慢性鼻炎,中医说叫鼻窒。

孩子有了慢性鼻炎,也不用担心,鼻炎不是终生制的,找医生调理的同时只要配合的正确的家庭护理、饮食、运动、起居习惯,很快也能治愈的。

治疗鼻炎家庭护理的小方法

这个分享油麻菜(*剑)有一个比较巧而有效的方法,每个家长无时无刻皆能用上,一分钱不用花,不仅如此,而且一点副作用也没有,就能有效改善小孩子的鼻炎症状。

怎么做呢?让孩子蹲下,或坐下也可以,孩子双手放于自己膝盖上,让爸爸用手搓热,从小儿尾骨处向上,在脊柱中间及两侧膀胱经线上,用手轻轻拍至脖子下面,于每天早上拍数次,以微红发热为度,不可太重。此法可振奋阳气,疏通瘀堵,引生发之气,直达巅顶。

有两点须家长注意:

第一,最好由爸爸来操作,以阳济阳也。

第二,最好在每天早上操作,天人合一也。

很多孩子的鼻炎背后,还有一系列养育的问题,鼻炎,只是暴露我们错误养育的冰山一角。关于饮食、运动、睡眠等家庭护理就不详细说了,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