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术
最常见的鼻炎主要有4种: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让家长最是头疼的,主要是慢性鼻炎。孩子鼻炎久了,会有很多危害,有些甚至影响一辈子。
我有个5岁的小患者,他鼻炎4年了,有一次看完病的时候,他突然跟我讲,「大夫,我记忆力不好,容易忘事」,我一听好惊讶,这么小自己能感觉到记忆力不好。我心里更着急,得赶快给孩子治好。
的确,慢性鼻炎对孩子影响在很多方面,比如:
1.影响宝宝的牙形、脸型
鼻粘膜充血肿胀,宝宝会感到鼻塞,为了获得需要的氧气,宝宝就要张口呼吸。久而久之,面容就会发生改变。上唇上翘,下颌骨下塌,上面两颗门牙突出,咬合不良,俗称「龅牙」,影响脸型的美观。
2.带来头痛、头晕、头胀感
因为鼻炎引起大脑缺氧,宝宝就会头痛、头晕、头胀,如果鼻炎反复,引起鼻窦炎,急性发作时也会引发头痛。
3.影响记忆力和学习成绩
长期鼻炎导致的大脑缺氧会使宝宝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甚至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习成绩。
鼻炎的中医治疗,关键在辨证,那么,中医辨证的难点在哪里?在于郁热的来源,湿邪的残留,虚实的把握。
案例分享
姓名:樊**性别:女年龄:5岁
-11-06首诊
:咳嗽2天;2岁诊断为鼻炎,曾用扑尔敏、激素类喷剂;已换4颗牙;易积食、便秘。
:咳嗽2天;鼻塞反复3年余。
:
今晨5点咳较多而连声咳,伴有痰音,白天咳减,卧则略咳;用工具抽吸鼻涕时出*浓粘涕较多;无打喷嚏。
平时较容易汗出,头汗尤多,下半身无明显汗出,但近日无汗出,未见目合则汗;无明显怯寒。
无咽痛;无鼻衄。无口臭,饮水一般,常饮奶。饮食正常,无腹痛。入睡快,无磨牙,常张口睡,呼吸音不重。大便一两日一行,便干成球,色*;小便畅,晨尿淡*,臊味不重。
:咽略红
:舌质淡红,苔白微微厚腻
:略涩,两寸偏浮;右不受按;左偏细涩
: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
:咳嗽;鼻窒
:风湿郁表,上焦风湿痰郁热阻滞、略挟饮,素体气阴不足,涉太阴、阳明,表证兼里。
:疏风透湿,化痰止咳,兼清郁热
荆芥穗(后下15分钟)麻*苦杏仁(打碎)
薏苡仁甘草藿香(后下15分钟)
射干葛根*芩
瓜蒌皮僵蚕麸炒枳壳
上方共3剂
煎服法:水煎开30分钟,每日一剂,每日两次,饭后温服。
:小儿推拿*3
:
避风寒。禁生冷之品(不但是性味属寒凉,而且比口腔温度低的均属于生冷之品)及奶制品;禁鸡羊狗及虾蟹。
在汗出的时候,擦干手,从小腿开始往上、内外侧均触摸观察汗出的部位、程度、温度、质地、味道等情况。
:
本患儿鼻炎已经三年反复用过西药,经常鼻塞,鼻涕擤不出,家长用工具来抽吸鼻涕,最近都是*脓鼻涕出来。家长想尝试一下中医的效果而来找我。
患儿当时新感咳嗽两天,当然要先治新病,咳嗽和鼻炎都是呼吸道的疾病,可以同治。
当时患儿头汗多、*脓鼻涕都是属于热证,病位在阳明和太阴之表。当时11月初,容易出汗的孩子,突然不出汗了,很可能表寒闭表了,但已有些化热的趋势。再加上素体表湿未解,其证据就是脉涩,还有汗出不彻。
我们身体上下都有汗毛孔,为什么下半身不容易出汗呢?这可以虚实两方面考虑,气阴两虚的人一般全身都难出汗,但下半身不出汗往往湿郁有关,湿性重浊而往下流,故下身经脉被湿邪阻滞的话,难以出汗。
湿邪属于阴邪,容易侵犯阴经,阴经走四肢内侧,所以下肢内侧更难出汗,大家也观察一下自己的大腿内外前后能不能出汗。
用过激素类喷雾剂,鼻窦水肿始终存在,再加上平时常饮牛奶,本患儿湿邪主要弥漫上中二焦,表现为鼻塞、食滞,患儿胃口好,平时食欲佳,吃的也偏多,但常饮奶导致中焦湿阻,更容易出现积食。
所以解决湿痹是本鼻炎治疗的一个关键,因为阳明与太阴之郁热是从湿痹来的。
这恰是中医的优势,西药能消炎、抗细菌,但没法解决湿痹!湿才是细菌、病*繁殖的温床,不除湿,谈不上根治,炎症会反反复复!
处方中藿香配麻*、荆芥穗解表风寒透湿,再配苡仁健脾利湿。当时多年上焦的痰湿郁热基础上,有了新感肺气上逆,患儿常积食、便秘、易汗出均为阳明热证,所以取了葛根芩连汤去*连来清阳明之郁热兼解阳明之表。
孩子正在咳嗽,痰湿还有饮,饮比痰流动性强,所以卧则咳较显。这样的时候,化痰要考虑气机的宣降的基础上要化痰,直接用一堆化痰药,只能伤阴很难得到化痰的效果。所以麻*、荆芥穗宣肺开鼻窍,配上杏仁、枳壳降肺胃之气,再加上射干、僵蚕来化痰散结。
射干是开上焦的常用药,尤其野生射干效果更明显,这是从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宣痹汤来的。
孩子大便干,清热化痰、下气润肠用瓜蒌仁更好,但是新感导致有些饮也要赶紧解决,所以用了瓜蒌皮。
脉偏细,说明孩子阴血虚,这个虚是怎么来的?小孩为纯阳之体,发育期阴血跟不上阳气的生发,但也要考虑长期的阳明郁热化燥而伤阴血的可能。
不管怎么样,化湿药偏温,我们还要注意伤阴的问题。一般小儿急性咳嗽药最多3剂,根据我的经验,每次感冒的病因、病机、病所肯定多少都有变化,每次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而更方才能短期内达到根治的效果。
这孩子吃三包药后咳减,能咳出微*绿色痰一块,大便不干了,睡眠能闭口,舌苔变成薄白了。脉象不涩,只右寸偏浮,左脉略细。这脉象说明表湿大解,但表风还在,透湿以后反而细脉减轻,说明患儿郁热的原始病因来自痰湿。
慢性鼻炎的孩子,我首诊的时候告诉家长,这段时间稍微连续看几次,鼻子要通,又开始打喷嚏、流涕,心不要慌,打喷嚏、流涕,甚至呕吐,都是人体正常的排异反应。
如果阻止了,邪气只能往里进去,中药跟西药作用的方向可以说正好相反,中药把邪气拼命从里拽出来浮在皮表上,所以服药就打喷嚏、流鼻涕出来,出来才能通啊。
一旦鼻子通了之后,如果没有什么便秘、湿疹等其他疾病的话,可以停药一段时间观察。
但一旦出现咳嗽、发烧、突然打喷嚏等一些呼吸道症状就要即时过来就诊,不用激素类喷雾剂或者买点中成药给孩子喂,因为这样身体很可能回到原来治疗前状态了。
这孩子的家长很配合,一开始两月基本每周来一次,后来四个月里只看过四次,四次都是急性发烧、感冒咳嗽和呕吐而来的。前两天回访了一下,家长说已经上了小学,鼻子一直都挺好的。
其他治疗:小儿推拿手法。我在门诊开药为主,但个别孩子鼻塞很严重,整体鼻塞,白天都呼吸音很粗的话,常配合推拿治疗。
近些年临床中发现,通鼻效果最快的方法有针刺相关穴位,但小孩不易接受,不说小孩,很多家长都不敢扎针。所以用推拿家长和小儿均比较容易接受。具体推拿手法我们在下次再介绍。
我认为,在鼻炎治疗上,中医有很大的优势——不易反复,可以根治。不但能治好鼻炎,体质能变强壮。
正安中医公益讲座
明晚七点半,吴大夫分享小儿推拿手法
家长自己动手,帮助宝宝缓解
?相关阅读
1.新晋大夫吴炫静
韩籍中医博士,远赴中国三十年求医之本
2.吴炫静大夫
偶遇良师,重识六经辨证,真正踏入中医之门
3.吴炫静大夫
治小儿之疾,以启动自然治愈力为要
明医简介
吴炫静大夫
吴炫静,执业中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曾任姚荷生研究室副研究员。
年参与孔光一教授临床经验传承研究工作,年以来参与姚荷生先生学术思想整理工作,对六经辨证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
临床擅长小儿发热性疾病、呼吸系统(反复感冒、顽固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炎、疱疹性咽峡炎等)及消化系统疾病(小儿厌食、腹痛腹泻、便秘等)、皮肤病(湿疹、荨麻疹、水痘、幼儿急疹、神经性皮炎等)。
严格遵循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每次用脉诊来把关,判断病因病机病所,常中药与小儿推拿并用。
另外,成人的各种痛症(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胃痛等)方面亦有精研,针药并用。
出诊时间:每周二、五14:00~18:00
诊金:
首诊/初诊/会员复诊:元/次
非会员复诊:元/次
小儿推拿费:元/次
预约
-
--
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