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耳鼻喉科医生,医院是如何看病和治疗的,很显然在疾病检查和诊断方面最好是去医院为好!医院千万别去!医院对鼻炎症状判断如此准确为何治不好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篇耳鼻喉科医生的自述。
全文如下,仅供参考。
作为一名耳鼻喉科医生,实在忍不住要来回复这个问题。手机码字,有错见谅。
鼻炎的分类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几种鼻炎之一是过敏性鼻炎,这个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对于过敏性疾病,要想不再发病,最有效却也是最难的就是脱离过敏原。也就是有的人说的,在北京发鼻炎了,跑到广州去住一段时间鼻炎就好了,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对于大部分人可行性低。
其次,就是脱敏治疗。具体原理不再赘述,简单来说:就是以微小的剂量,让你逐渐对原本过敏的东西产生耐受性,不再过敏。但是治疗过程比较长,患者往往依从性不够,有的时候自己感觉鼻炎没有再发了,便私自停药,来年花开发现还是会过敏,再想脱敏治疗又要从头再来。之前即便用过几个疗程的药,也全都白费不管用了。
最后,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就是局部使用的激素鼻喷剂了。已经有人讲过我也不再赘述。唯一要强调的是,局部外用的激素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恐怖,为了生活质量和长期的身体健康,请遵医嘱用药。
另外一种临床较常见的鼻炎,就是很多人所说的慢性鼻炎。临床上现在有一个更科学的名字,叫做慢性鼻-鼻窦炎,鼻腔与鼻窦的粘膜是连续的。鼻窦通俗来讲,是围绕鼻腔并与之相通的几个骨腔,里面除了粘膜以外就应该是空气,鼻窦通过窦口与鼻腔相连通,功能如说话时产生共鸣啊之类的。
慢性鼻—鼻窦炎往往是因为鼻窦窦口阻塞,影响鼻窦的通气引流,长时间的堵塞就会引起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病情逐渐发展的话还会引起头昏、头痛、嗅觉减退、打鼾等。引起鼻窦阻塞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有鼻中隔偏曲,还有就是长期的过敏性鼻炎,鼻腔粘膜处于一种高度水肿的状态,就好像眼皮肿了眼睛睁不开一样,粘膜肿了窦口也会受到阻塞。
明白了慢性鼻—鼻窦炎的病因,很多人也就想到了该如何去治疗,那就是通常鼻窦的通气引流。对于第一次诊断的慢性鼻—鼻窦炎,一般推荐局部激素鼻喷剂,辅佐如抗生素、抗过敏、粘液促排剂等。(这要看医生个人的喜好,不谢具体药名以免以为我是来打广告的)。一般推荐保守治疗在三个月左右,如果三个月用药之后,症状及影像学上无改善(鼻窦CT是必须的,并不是过度检查,当然这个一般开平扫就好),那么你可能就需要手术了。
手术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重要一环,却不是唯一一环(等下再说)。手术的作用,就是开放窦口,保持正常的鼻窦引流,具体手术方式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目前的诊疗指南上手术指证可以概括为:1.伴有鼻息肉;2.伴有影响鼻窦引流的解剖学异常;3.药物治疗不满意;4.有颅、眼并发症。在这里需要讲明,有手术指征并不代表一定要手术。关于手术方式,目前最广泛应用的就是鼻内镜手术,在外面并不会产生瘢痕,这一点不需要担心。
前面说了,手术并不是唯一一环,手术之后的继续治疗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手术之后应该继续使用减充血剂,粘液促排剂等药物,至于激素鼻喷剂一般是推荐暂时不用(这个还是每个医生的习惯不一样,医院是术后一周不使用激素)。条件允许的话,术后第四天以及术后两周一定要进行鼻内镜下换药(并不是真的要放药物进去,而是要进行直视下清理)。术后两周推荐进行鼻腔冲洗,鼻腔冲洗没有一些广告说的那么灵,也没用一些人说的那么没有用,它的确有促进粘膜上皮化的作用,我们一般是推荐病人温水,当然温的生理盐水更好。
大晚上的打这么多字不容易,先说这么多,有想起来的再补充,也有一些不足,请大家指正。(全文完)
最后来个小总结
文中的治疗方案,医院比较常规的治疗方法,医院治疗方案区别不大,根本原因在于药物种类和数量的限制,即医院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根据多年来患者的反馈情况来看,医院治疗的患者收效者甚微,因此,造成了绝大部分患者认为鼻炎是治不好的,最后不得不尝试手术!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问可以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