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祖望老师长是中医耳鼻喉学科的首创人之一,是第一批世界老中医药行家学术阅历经受处事指示师长,临床60多年执教40多年,现仍拼搏于临床、教导、写稿第一线上。本文是干老学生分享的老师长的学术精华,有“案”亦有“按”,可学可法。
干祖望诊疗过敏性鼻炎的选方用药思绪
今朝,过敏性鼻炎在我国的病发率呈逐年激昂趋向,中医将本病归于“鼻鼽”领域,诊疗成即是非,取决于医生的辨病辨证和选方用药程度。名老中医干祖望讲解在诊疗过敏性鼻炎时具备奇特的选方用药思绪。
此筛选三则医案,并对其临证思辩选方用药法子做肤浅的探究。
一、夙疾新恙之辨
吴某,男,54岁。年4月4日初诊。罹患过敏性鼻炎10年,每年4月起爆发。当前又当令而做,鼻痒、狂嚏,多清涕。
反省:鼻腔黏膜色淡。舌薄苔。辨证论治:夙疾依时而做,桂枝汤化裁。
处方:桂枝3g,白芍6g,乌梅10g,干地龙10g,蝉衣3g,石榴皮10g,诃子肉10g,细辛3g,甘草3g。7剂,水煎服。
4月11日二诊:
药后诸症稍安。因受凉伤风,当前诸症爆发益甚。鼻痒狂嚏,清涕潮涌而溢。反省:鼻黏膜充血。舌薄苔,主题有染黑苔,脉弦。伤风新邪,惹激夙恙。先清浮邪,兼攻夙疾。
处方:荆芥炭6g,茜草10g,紫草10g,墨旱莲10g,蝉衣3g,干地龙10g,诃子肉10g,桑白皮10g。14剂,水煎服。4月25日三诊:
诸恙告退。鼻之痒、嚏、涕已根基缓和。反省:鼻腔(-)。舌薄苔,脉平。恶疾制伏,力争坚韧。
处方:*芪10g,白术6g,防风6g,太子参10g,茯苓10g,干地龙10g,蝉衣3g,诃子肉10g,石榴皮10g,甘草3g。
[做家按]
过敏性鼻炎病症相当固执,用药必需“稳”、“准”、“狠”。“准”则需抓手法,“狠”则要有力度,“稳”则不成过分。凭借过敏性鼻炎鼻涕清稀、遇寒而做的特点,此病多属虚寒证。关于新病者,干老罕用桂枝汤、小青龙汤;久病者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在辨证选方的同时,合适列入一两味具备抗过敏效用的中药,成为干老诊疗过敏性鼻炎的特点药剂。本案中采用的乌梅、干地龙、石榴皮等便是。
辨证要分寒热,察看鼻黏膜颜色是关键。初诊见鼻黏膜色淡,夙疾依时而做,属过敏性鼻炎罕见之虚寒证,筛选“桂枝汤化裁”亦属常法,患者药后常桴鼓而效。若患者失慎伤风风寒,入里化热,引动肺胃内热,呈现为二诊时见鼻黏膜充血。此时何如变法诊疗就显得相当辣手。
面对三种筛选:
一是效方不更,遵照原方。其恶果,较大的或许性是温药助火,犯前人“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戒,较小的或许性是患者经安歇后,伤风自愈而恢还正本虚寒证。二是改变治法,从“伤风”论治,用桑菊饮、银翘散法。如斯可保当前之证无虞。三是归纳剖析病情,患者兼有伤风和过敏性鼻炎两宿疾证,诊疗应以统筹。
显然,第一种筛选是差错的,第二种筛选对比平安,第三种筛选对医生是检验。干老筛选的是后者。因干老是名医,患者能得其一次医疗时机殊为不易,若令患者待二、三往后伤风康复再治过敏性鼻炎,必令患者绝望。
因而因人、因时、因证,拟出一方:先清浮邪,兼攻夙疾。鼻黏膜充血、舌薄苔,主题有染黑苔、脉弦,皆热也。鼻为肺窍,故用桑白皮泻肺,蝉衣祛风,除其内热,治其伤风;茜草、紫草、墨旱莲三味构成专治过敏性病证的“脱敏汤”,又具备活血凉血之药性,在此既泻热又脱敏,堪称一举两得。荆芥亦祛风散邪要药,取炭之目标在于冀其入血分,可从血分中将风邪搜出,这也是兼治伤风与过敏两宿疾证之法。
三诊时狂嚏、多涕等症均已缓和,为求“天街细雨润如酥”之境,抚慰善后,延续用益气温阳法,这边干老亮出的是诊疗过敏性鼻炎的根基方。
二、“宽以济猛”之策
马某,男,20岁,年10月5日初诊。鼻塞、流清涕两年,每年秋冬两季最显著,往年爆发比曩昔严峻。通常鼻塞,行动及得暖可缓和。嗅觉愚笨,在温存的处境下对比安适,通常也有清涕,常自淋而下,常因鼻塞、鼻痒而妨碍平常就寝。
反省:鼻黏膜不红,右下鼻甲水肿,行动后紧缩至平常。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实。辨证论治:血气方刚,弱冠之年,当从实治,清肺泄热为主。
处方:桑白皮10g,马兜铃6g,*芩3g,山栀10g,甜葶苈3g,干地龙10g,蝉衣3g,桃仁10g,当归尾10g,辛夷6g。
10月19日二诊:
药进14剂,多处之痒加重,嚏亦响应而少,口腔之干已濒临消散,但对冰冷很敏锐。反省:咽峡充血艳红。右下鼻甲肥硕,皮肤划痕实验(-)。舌质偏红,舌苔薄*,脉实。方取脱敏,已有结果,可以深入。
处方:*芩炭3g,荆芥炭6g,蝉衣3g,乌梅10g,苍耳子10g,干地龙10g,紫草10g,茜草10g,旱莲草10g,石榴皮10g。7剂,水煎服。10月26日三诊:
药后鼻中奇痒有缓和,但做痒部位不在前庭而在鼻中道之区。口腔之痒已轻,喷嚏亦少。干枯及炙烤感严峻,通气改革,嗅觉仍旧失敏。反省:右下鼻甲稍有水肿,咽峡充血已淡。舌尖红,苔薄*,脉实。选取刘河间清火一法,殊感适合,但几何有些嫌轻之感,故原方药加剧。
处方:甜葶苈6g,川*连3g,生地10g,荆芥炭6g,豨莶草10g,山栀10g,丹皮6g,干地龙10g,冬桑叶6g,大枣7枚。14剂,水煎服。11月9日四诊:
共进药35剂。近两天鼻痒晨做已缓和,嚏也因之而辍歇,口腔上腭之痒亦消散,通气变动而难言畅,干枯及炙烤感已轻。嗅觉宛如稍升高而总难敏锐。反省:右边鼻腔下甲肥硕,不充血,左边平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实。治法:改用抚安。
处方:太子参10g,白术6g,茯苓10g,山药10g,干地龙10g,百合10g,蝉衣3g,桃仁10g,乌梅10g,石菖蒲3g,甘草3g。12月21日五诊:
上方服42剂,共经治两个月,痒、息、嚏均无,早告有用并且殊感平稳,唯遗鼻塞未解。当前左边已畅通,右边又有一些。嗅觉稍有复原。反省:鼻腔左边平常,右下甲尚肥硕,驰骋后鼻甲紧缩愚笨。舌质淡红,苔薄白,实脉。
辨证论治:鼻甲留瘀,事无反对,治取化瘀,亦以通例责罚,唯行动后紧缩愚笨,则不能不思虑帅血之气失其足够而至。即使年仅弱冠,仍旧重在益气。
处方:*芪10g,升麻3g,红花6g,益母草10g,桃仁10g,当归尾10g,赤芍6g,干地龙10g,石菖蒲3g,路路通10g。
[做家按]
《左传昭公二十年》中纪录了孔子的一句名言:“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所以和。”事理是倡导将宽与猛两手互为增加,使宽猛有度,则*事和睦,办理有序。干老把这一招用于治病。此例患者,历经五诊,跨时两月余(11周),是一份可贵的疾病诊疗演化完好纪录。
11周中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诊到三诊,患者实证为主,治以“峻剂一清一泻”,服药35剂;第二阶段从四诊开端,采纳“宽以济猛”战略,主基调由祛邪改成扶正,终究收效。
过敏性鼻炎能否“言必称虚寒”?非也。从本案患者来看,虽鼻涕清稀、得暖缓和,似为虚寒证,却同时有舌质偏红、幼年气盛之实证成分。在个别病症与浑身病症相冲突时何如弃取?
干老觉得,一是要看冲突两边何者份量重,二是要看何者响应病情实质。
该患者鼻涕清稀,这是过敏性鼻炎必备前提。也即是说,在此前提上还应进一步分辨寒热底细。患者舌质偏红、血气方刚、弱冠之年,适值归纳响应了“实”、“热”是其实质。所以干老筛选清泻肺热、活血通窍法。
清热法诊疗鼻鼽开端于刘河间。唐宋曩昔,鼻流清涕总所以虚寒论之,至金刘河间在《素问奥妙原病式·六气为病》中说“肺热甚则出涕”,“或言鼽为肺寒者,误也”,进而提议清热法。干老应用此法,三诊三步,各有不同。
初诊以舌红、鼻甲肿大为主,清热活血并进,用桑白皮、马兜铃、*芩、山栀、甜葶苈等清泄肺热,干地龙、桃仁、当归尾养血活血。
二诊时,患者鼻塞加重,舌质仍红,此时采用凉血活血之茜草、紫草、旱莲草,此三味既做为血分凉药,又具备“脱敏”之药理功效。采用此类药的妄念,干老谓之“步迹深入”。
三诊经历前两次诊疗亦有疗效,但感药效尚轻,因而采用葶苈子、*连、山栀泻肺、泻心、泻肝三者并施,干老谓之“峻剂搏浪”,大有“弄潮儿向涛头立”之势。峻剂应中病即止。
四诊清泻之法既效,则“宽以济猛”,改用抚安。此时正常医者最易采纳取“乘胜追击”之法,但是干老却中止了攻伐。这是最具备辨证艺术的一个转机。“即使年仅弱冠,仍旧重在益气”一句,充足呈现了当攻则攻、当补则补的辨证之法。
三、“楚才晋用”之法
王某,男,62岁,年4月14日初诊。连年来常做狂嚏,清涕奇多,遇风冷则诸症倍增。
反省:鼻黏膜色淡,两下鼻甲肿胀。舌质胖嫩,舌苔薄白,脉弱。辨证论治:花甲之年,虚寒之体;脾肾不够,土不制水。取缩泉法。
处方:益智仁10g,乌药10g,山药10g,肉桂(后下)3g,太子参10g,诃子10g,乌梅10g,覆盆子10g,甘草3g。
二诊年4月21日:
服药7剂,涕量显然节减。反省:鼻甲肿胀已加重。舌质略胖,舌苔薄白,脉细弱。辨证论治:坤土得充,五液乃治。原方稍事增损。
处方:益智仁10g,乌药10g,太子参10g,山药10g,诃子10g,覆盆子10g,茯苓10g,甘草3g。7剂。
[案语]
缩泉丸见于《魏氏家藏方》,原用于诊疗“下元虚冷,小便频数或白浊、遗尿”。方中以益智仁温补脾肾、固精涩尿为君药。《医学启源》曾谓益智仁能“治人多唾”,干老取来用于敛涕,有“楚才晋用”之意;乌药行气散寒,山药、太子参健脾补肾,均有利助肾气温存以化寒水之功;另用肉桂、诃子、覆盆子旨在增强益火温阳、收涩敛涕效用。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水泉不只者,是膀胱不藏也”,是说尿频责之肾阳不够,膀胱不约。肾为水脏,主一身之水液代谢。鼻涕属“五液”之一,肾阳虚衰,气化渎职,五液皆可为病。
所以干老觉得,凡见有耳鼻咽喉渗透物清稀、量多者,常须思虑阳气固摄效用,或补性子,或温肾阳,或脾肾同补。此案中见清涕澎湃者,竟标新立异,取用缩泉丸获效。
缩泉丸诊疗过敏性鼻炎乃变法而特别法。脾肾不够,宜先取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类,唯遇正治不效时,须另辟蹊径。干老觉得,应用本方的辨证重心,除了完备罕见脾肾不够证候外,关键点在鼻涕的“质”须较稀,“量”必甚多。
本文来历:下层用药指南。恭敬常识与做事,转载请保存版权消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