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小凌,近来总觉得耳朵胀痛得厉害,耳内也出现了明显的胀闷感,她一直认为是洗澡时耳朵进水所致,开始并未特别在意,也就服了一些消炎药而已。可是几日之后,仍未有好转,反而越发严重,感觉半侧脸部都受到了牵连,无奈只能就医诊断。
本以为是简单的耳朵进水,结果却是因为接触过敏原导致的过敏性中耳炎,这让小凌着实大吃一惊。拿着医生开的消炎药阿莫西林和抗过敏药平奇孟鲁司特钠,小凌一脸的疑惑,会不会是医生诊断错误呢,耳朵怎么会过敏呢?
过敏性中耳炎
临床上,中耳炎可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普通炎性疾病,多数由细菌的急性感染导致,小儿多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因耳部受损、病菌感染所致。
部分中耳炎,可能与过敏因素有关,过敏性中耳炎即因接触过敏原导致的中耳炎。对于该类患者,医生建议应尽量查明过敏原,避免接触,同时进行抗过敏治疗,若其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发展为慢性中耳炎,所以说,小凌服用消炎药和抗过敏药是必须的。
中耳炎与鼻炎的关系
过敏性中耳炎可能对多数人而言是陌生的,但是过敏性鼻炎却是很常见的疾病,事实上,临床上很多鼻炎患者常伴有中耳炎。如果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存在,细菌可能反复侵入中耳腔,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慢性中耳炎。
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是相通的,鼻和耳通过咽鼓管发生联系,当鼻炎引起鼻黏膜水肿时,咽鼓管被阻塞,中耳腔的空气会逐渐被黏膜吸收,而外界气体不能及时进入鼓室,可引起中耳黏膜血管扩张、瘀血,最终导致中耳炎。
临床上,很多鼻炎患者认为自己只是单纯的鼻部疾病,不以为然,不愿意积极治疗,等到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中耳炎、咽喉炎、哮喘等才追悔莫及。这就提醒慢性鼻炎患者,除了注意远离过敏原外,还应积极用药治疗。
对于小凌这样的情况,不排除是因鼻炎所致,也可能是单纯的耳腔接触过敏原引起。总之,该类患者除了遵医嘱用药治疗外,还需避免参加游泳等导致鼓室进水的活动;注意及时清除外耳道脓液,学会正确滴耳方法,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