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窦炎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总生病,很可能是手上不干净原来宝宝 [复制链接]

1#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欧里庇德斯。

我们知道手脏了要洗手,吃东西前要洗手,便后要洗手,小时候老师教过怎么洗,但是很多人因为意识缺乏还是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了洗手像例行公事,只是非常简单敷衍地冲一下手。洗手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一件小事,但对孩子的健康来说却是一件大事。

我们都知道每个医生在手术前都会进行严格的手部消*,但是在多年前,外科医生在做手术之前是不洗手的!即便刚刚做了尸检他们也不洗手!不换手套!这在现在看来是非常疯狂的,但是第一个提出外科手术前要洗手的人却被认为是异类,被整个医学界轰炸。

这个人就是现代流行病学之父,匈牙利妇产科医生赛麦尔维斯。在他生活的十九世纪,产妇生产后的产褥热死亡率高达38%,通过仔细的观察和缜密分析,他发现是因为医学生在解剖完产褥热死亡的病人尸体后就直接为产妇接生,导致*素传染,所以他要求自己的产科在接生前一定要使用消*液仔细洗手,之后,产褥热的死亡率被降到了0.85%。可惜他仍然因为他的言论被迫害致死,直到死后,他洗手消*的举措才被医学界承认。

洗手能够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对孩子来说更是意义重大。美国研究发现,每个人的双手平均携带万个细菌,孩子们的小手单位细菌数可能更高,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可不管脏不脏,总是喜欢这摸摸、那碰碰,然后又喜欢把小脏手放到嘴巴里,而他们的免疫能力还很弱,对环境中的病菌缺乏抵抗力,特别容易感染生病。

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万5岁以下孩子死于腹泻和急性呼吸道感染,通过洗手能降低50%的腹泻性疾病以及25%的呼吸道感染。我们经常听到的手足口病、流感、伤寒、鼻窦炎、中耳炎、咽喉炎等疾病都能够通过洗手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以及传播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早在5年,就倡议将10月15日设立为“全球洗手日”,号召大家通过“洗手”这一简单却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防范感染。

一般的日常生活中以下场景需要洗手:

外出回家后。

吃东西前后、便前便后。

接触了动物、垃圾等脏东西之后。

接触过血液、鼻涕、痰液、唾液、泪液等体液后,比如用手捂口鼻打喷嚏或者咳嗽后。

接触传染病患者或其用品前后。

处理伤口前后。

给孩子换完尿布后。

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坚持洗手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央视新闻年发布的数据,我国67%的人能够坚持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洗手,40%的人回家后不洗手,小于30%的城市儿童有良好的洗手习惯。

忽视洗手的作用

人的手上多得是我们看不到的细菌,有些人觉得“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觉得自己抵抗力好,但是事后生病了又忽视了不洗手这个原因。大人抵抗力是好一些,但是依然会被病菌侵害,小朋友体质还在发育就更需要认真洗手了。

过于频繁地洗手

物极必反,过于频繁地洗手会导致保护皮肤的表层油脂被洗掉,破坏皮肤屏障,越洗越干,越洗越疼,尤其当手上有破损的时候,洗手液还会引发伤口感染。

另外,一般用流水和洗手液洗手就可以清除有害细菌了,不必过度除菌,否则孩子接触不到足够的微生物,抵抗力得不到锻炼。

用擦代替洗

受到条件限制或者纯粹偷懒,习惯使用餐巾纸、手帕甚至衣服擦手代替洗手,这些方式都不能有效减少手上的病菌,洗手后再用不干净的手帕、衣服擦手也会造成手部的二次污染。湿巾也难以有效擦去病菌,一些湿巾中的丙二醇还会伤害孩子的娇嫩肌肤,还会通过手将化学残留带入孩子的胃肠道。

用盆洗手

用一盆死水洗手永远也洗不干净,在把脏手放进水盆里的时候已经污染了里面的水,如果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就更加洗不干净,所以洗手一定要用流水洗,至少最后一遍要用流水洗。

洗的太简单

简单快速地用水冲一下手根本洗不干净,表面的脏东西也许冲掉了,但是病菌依然残留在手上;搓泡的时间短、冲洗不充分、只洗一只手都不符合正确的洗手规范。

干手产品的选择

烘干机能帮助我们快速干手,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使用的。但对手部清洁条件需要更苛刻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烘干机的暖风和湿湿的手共同创造了一个细菌超喜欢的湿热环境,尤其是公共场合或者使用很久的烘干机出风口上带有不少细菌,吹完,细菌又重新回到了我们手上。毛巾容易滋生细菌也不是擦手的好选择,洗手后用干净的纸巾擦干最好。

避开了以上误区后,教你正确的洗手方式。

用什么洗手

流水搭配洗手液是最合适的,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随身带一瓶速干的消*洗手液,小宝宝也有非酒精款的可以选择,搓洗不要少于15秒钟。

洗手动作

有个洗手的口诀是:内、外、夹、弓、大、立、腕。具体指的是:

内:合十手指,掌心相对搓洗手内。

外:掌心相对,手心对手背,交换搓洗。

夹:掌心相对,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

弓:弓起手指关节,双手相扣在一起搓洗。

大: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洗。

立:合并五个指尖,立在手心,清洗指尖指甲缝。

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腕旋转搓洗。

每个部位都要适当用力充分起泡搓洗,每个部位最好不少于5秒钟。

其他注意

在洗手前去掉手上的戒指等首饰,不然很难清洗到藏污纳垢的角落;

冲洗充分,全部的洗手时间不少于30秒,水流适当,以免造成水资源浪费;

洗完后不要直接接触不干净的水龙头,用水泼洗龙头后关闭或者用擦完手的纸巾来关闭龙头;

如果是大人给小宝宝洗手的话,可以用婴儿棉签帮助清洗细小的指缝。

提供舒适洗手条件

为了养成好习惯,先要让洗手变成一件舒服的事情。给孩子准备一个小凳子,让他们可以自己洗手;冬天提供温热水,让小手洗得更舒服;如果龙头离孩子太远了,还可以给家里的龙头做一下可爱方便的儿童化改造。

让洗手变有趣

让宝贝一起参与洗玩具,一起玩泡泡,让他们挑选喜欢的洗手液,提高他们的洗手兴趣,可以和宝贝一起比赛洗手,看谁动作更标准,洗得更干净,还可以让宝宝给娃娃也洗洗手。

让孩子知道洗手的意义

结合绘本、动画、科普片等让孩子知道手上有很多病菌,洗手对健康很重要,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孩子通过显微镜看到手上的细菌。

大人树立好榜样

孩子就是有样学样的,大人既然要教孩子养成好的洗手习惯,我们先要做到,每次都带着愉快的情绪自觉洗手,让孩子看到洗手不是件苦差事。我们也可以让孩子负责监督我们,有了“洗手监督员”的称号,他们就不好意思不洗手了。

旺妞

别看洗手是件小事情,却大到影响全民健康,从小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从小宝宝做起,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家人的健康,答应我,从今天起,好好洗手,好好爱自己爱家人。

洗手无小事,健康中国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