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急的朋友可以滑屏至文末获取“应对脱水Tips”)
没有呕吐和腹泻,也会脱水?
是的!医生所说的脱水就是孩子身体水分不足。喝不进去和丢失太多都会引起脱水。最常见的就是呕吐和腹泻。今天我给大家讲个关于脱水的故事。
门诊案例
一个1岁多的孩子初诊时我诊断“普通感冒”,让父母回家护理。
第三天上午复诊,母亲诉说孩子鼻塞十分严重,很难吃奶,而且,出现发热,我检查孩子后考虑诊断“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给予口服抗生素。孩子还有点轻度脱水,给予口服补液盐。
中午护士电话随访发现孩子回家仍然难以进食,而且口服补液盐也没喝多少,孩子尿量减少,立即让孩子再次复诊,此时孩子脱水更明显至中度脱水,家长无法经口补充口服补液盐,于是我们就给孩子静脉补充了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孩子脱水逐渐纠正,精神好转,逐渐能进食部分奶和经口补充口服补液盐。后面几天孩子情况越来越好,未再脱水,一周后症状完全恢复。
孩子不拉不吐,却脱水严重到要输液。根源在于孩子吃不进去奶也喝不进去水。再持续下去,就会引起休克了。
因此,脱水可轻可重。轻的脱水尽量口服补液。如果补不进去,就会加重。重的脱水会休克、电解质紊乱,甚至心跳骤停。所以,脱水严重时,就算输液都不一定能挽救生命。因此,医生会及时输液,预防脱水加重。而且,也会在孩子生病时提醒家长警惕脱水。
哪些情况容易引起脱水
孩子每天都需要水分代谢保证身体正常运行,摄入和排出会自动平衡。但是,疾病时可能会打乱平衡,喝少了和拉多了都会导致脱水。
1.丢失过多
●呕吐
●腹泻
●剧烈运动或高温下大量出汗(例如中暑)
●高热
●排尿多(例如使用利尿剂或糖尿病)
●喘息或气促
2.摄入不足
●咽痛
●呼吸不畅(例如严重鼻塞)
●恶心、反胃等消化道不适
●牙痛等口腔不适
●神经性厌食
但是,家长常常误判,以为孩子腹泻时少吃才会拉得少,结果却导致脱水加重。因此,家长要学会判断脱水。下面我教大家在家可以操作的脱水判断方法。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脱水?
图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