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超过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
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非病*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
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
抗哮喘治疗有效,停药又复发。
另外,如果宝宝是过敏性体质,如婴幼儿时期常有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或者家族有过敏性疾病病史,则对诊断哮喘有提示作用。“防治之道”是坚持全程化管理对哮喘患儿来说,“防治之道”是坚持全程化管理。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却对哮喘的认识不足,他们往往只重视发作期的治疗,而忽略了缓解期的治疗,不能做到坚持用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哮喘的急性发作,使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尽量接近正常,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避免哮喘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尽可能使用低剂量激素达到哮喘良好控制,并定期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郭素华说。日常护理需避免哮喘的触发因素避免和控制哮喘的触发因素哮喘患儿多为过敏体质,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的原因是接触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如螨虫、花粉、动物皮毛、霉菌等;食物性过敏原,如坚果类、牛奶、海鲜;呼吸道感染等。
学会识别哮喘发作症状孩子确诊哮喘后,家中要常备快速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外出时也应随身携带药物。当孩子出现咳嗽、气促、胸闷等急性发作症状,需要及时使用药物减轻症。
自我监测掌握简易肺功能峰流速仪的测定方法,记哮喘日记,应用儿童哮喘控制问卷判定哮喘控制水平。
正确掌握药物使用方法了解各种长期控制药物和快速缓解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掌握吸入技术及不良反应的预防。
定期复诊家长应与医生保持联系,遵医嘱用药,病情稳定后每3个月复诊,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孩子的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并存疾病治疗相当一部分哮喘儿童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等,这些共存疾病可影响哮喘的控制,需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记者|周艳梅编辑|吴秋秋责编|张秀丽通讯员|林惠芳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推荐阅读天津6岁女童确诊,曾7次核酸检测阴性失眠、多梦?可能是卧室“颜色”没选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