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鼻涕(当然打喷嚏往往是其前兆);
2、鼻塞;
3、鼻痛。
一般前两者多见,后者少见。
从中医的角度分述一下:
1、流鼻涕:正如人体之所以出汗,是因为出汗能排泄体内的热量;
同理,我们把流鼻涕也看作排泄热量的一种生理反应,正是因为肺系有热,所以鼻子才会不断的排泄鼻涕以促进肺热的宣泄,
那么,我们可以有三种方法,
第一、本着“肺开窍于鼻”的原理:让热按原路继续排:找一个桶,放于鼻下,任鼻涕自然流,流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缓下来;
第二,本着“肺主皮毛”的原理:通过一些方法如蒸汽浴,如跳跃式的运动等去促进全身出汗,如果出汗多了,肺热随汗而得到宣泄,鼻涕自然也就收了。
第三、本着“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理(如果你大便是比较干结的,这种方法就比较适合):多喝水,适当用通便的,如大*苏打片、开塞露等,大便通了,肺热随肠腑通畅而排去,鼻涕也会减轻。
另外,还有一招:
直接塞住你的鼻孔,让你的肺窍(鼻)暂时失去宣发功能,可以让鼻涕短暂停止——但这治标不治本,去了堵塞后,鼻涕还是会流,不建议用。
2、鼻塞:正如人体受寒时,为了防止体内热量消耗过度,全身肌肉自然而然地紧缩起来;
同理,如果鼻部受寒,为了保护肺内之热量(阳气)不消耗,所以鼻粘膜也会自然而然地收缩,减少鼻部液体的分泌,而形成鼻塞
(当然,如果是鼻息肉式的鼻塞属于器质性的改变,这另当别论,这里说的是鼻内部无器质病变的状况)。
那么,我们针对鼻塞也有以下的方法:
第一、如果你是躺着时鼻塞,不妨试着坐起来,或站着,甚至跳到一下,躺着时,全身的阳气相对是平均分配的,而身体竖起来时阳气是可以上充头部、鼻部,阳气到,鼻塞自然就通畅了。
第二、可以以一些芳香之品,温性之品,如身边常见的蒜、葱、姜,中药可以用辛夷花等熏鼻,也可缓解鼻塞。
第三、女性最常用的生姜红糖水,当然是温热时饮用,也能达到缓解鼻塞的效果。
第四、可以以给大椎穴做艾灸,选用较粗的艾条,火力足,可较快将体表的寒气祛除,而恢复鼻窍通畅。
3、鼻痛:这种情况往往提示鼻腔粘膜有破损、或有化脓、或有其他炎症,这时最后找医生检查一下,不能随意自己给自己处理,至少不要乱用一些物品,导致鼻部的感染。
痛释伍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