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窦炎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疫苗及疫苗产业链研究
TUhjnbcbe - 2021/7/28 11:10:00

全球疫苗发展情况

1.1全球疫苗市场集中度高

根据EvaluatePharma数据,年全球疫苗销售收入亿美元,占处方药+OTC整体市场份额的3.6%;预计全球疫苗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8.1%,增速位列十大治疗领域第4,仅次于免疫抑制剂、皮肤用药和肿瘤药物。

根据WHO的数据,年全球疫苗供应量约为35亿剂量,主要由东南亚与非洲市场的增长所驱动;市场规模分布方面,北美和欧洲是主要市场,占比分别达到48%和21%,疫苗需求量不高,但其凭借着相对较高的价格体系与优质的产品结构主导着全球疫苗市场。

1.2并购整合不断,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由于疫苗产品在上市前研发周期长投入高,上市后的生产和流通等环节也是重要制约因素,大多数小型生物公司不具有足够的能力来商业化其产品,同时行业巨头也有增加新品种从而巩固市场份额的强烈需求,因此近年来疫苗行业并购整合不断,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根据美国卫生和工众服务部数据,全球传染病疫苗的研发管线,在I期临床阶段是由Biotech企业主导的,但随着临床试验向后期推进,大型药企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全球传染病相关疫苗管线分布情况

-年美国VC对疫苗企业投资情况

年全球疫苗行业“Big4”葛兰素史克、默沙东、辉瑞和赛诺菲巴斯德合计实现疫苗板块营收亿美元,CR4市占率高达93%。

从重磅产品来看,年全球销售额前十的产品均由“Big4”企业拥有,全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亿美元,占全部市场份额的63%,是疫苗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3与创新药相比,疫苗产品放量更快、产品周期更长。

一款创新药的生命周期通常存在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即新药上市和专利到期。受限于适应症范围、使用方法和同类药品竞争等因素,新药通常需要经历一段平缓的销售爬坡曲线(以诺华的伊马替尼为例,年获批上市用于治疗AML,经过大约10年左右的销售爬坡在年达到45亿美元的年销售峰值);另一方面,不论是专利悬崖后仿制药的冲击还是其他新产品的竞争,都会导致传统药品销售额的迅速下降。

相比之下,疫苗产品研发和生产壁垒更高,技术和产品迭代节奏明显慢于创新药,过去十年全球销售额Top10品种除带状疱疹疫苗外均为企业对已有产品线的升级,来自竞品的挑战较小。以辉瑞(惠氏)的重磅品种沛儿13为例,年上市首年就实现了接近25亿美元的销售额,第二年达到40亿美元,并且完成对上一代产品PCV7的替代,此后一直维持较高的销售额和竞争格局。整体来看,重磅疫苗品种放量更为迅速、产品周期更为稳定。

诺华伊马替尼历年销售情况(亿美元)

辉瑞肺炎结合疫苗历年销售额(亿美元)

国内疫苗市场

2.1我国免疫规划起步较晚,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国早在公元10世纪就发明了种痘预防天花的方法,是全球最早使用人工免疫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但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并未开展成体系的人群预防免疫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免疫规划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突击预防接种时期、儿童计划免疫时期和免疫规划时期。

年-至今我国免疫规划发展历程

2.2我国免疫规划疫苗与发达国家存在代差,升级扩容空间大。

国内一类苗的主要受众是新生儿,且经过多年的宣传普及度较高,最近几年一类苗批签发总数在3亿支左右,整体接种率均在90%以上,由于使用量与新生人口数量相关性较高,目前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但从免疫规划疫苗品种上来看,我国一类苗较美英日德等发达国家免疫规划依然存在代差。WHO曾多次建议中国在免疫规划中纳入Hib疫苗、轮状病*疫苗、灭活脊灰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等品种,未来一类苗存在较大的升级和扩容空间。

2.3产业链

疫苗的生产包括培养、浓缩、灭活、纯化等步骤,其产业链主要涉及上游原材料佐剂、辅料、灭活剂和包装所需的玻璃瓶、预充针;中游生产过程需要生物离心机、生物反应器和生产线;下游需要冷链运输到终端。

当前,国内疫苗产业的产业链涉及生产企业、批签发单位及经销商、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等,其中疫苗研发和生产企业居于产业链上游,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居于产业链下游,负责疫苗的招标采购工作。

2.4市场规模

年,我国具有批签发疫苗的企业共计45家,包括11家国有企业、30家民营企业和4家外企。与国外四大疫苗巨头占据90%份额的市场格局不同,我国疫苗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国内疫苗企业数量多,但是规模较小,50%以上的企业仅能生产1种产品。

我国一类苗的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受近年疫苗行业负面事件的影响,市场规模呈现下降的趋势。我国一类苗产值占疫苗行业总产值不超过15%,其中75%以上由国有企业供应。我国二类苗是当前疫苗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二类苗产值占疫苗市场总产值超过85%,其中80%以上由民企和外企供应。

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的新生儿人群与庞大的中产阶级人群,支撑疫苗的广阔需求,但受制于中国药监局的落后/过度监管,过往疫苗的优质供给甚少。~年以拥抱创新为主线的中国药监改革后,PCV、HPV等全球畅销的重磅疫苗进入中国、销售大放异彩,年是国产化元年,随着PCV13国产化(4Q19沃森、1H21E康泰)、HPV4/9国产化,中国疫苗产业将步入长期的快速增长。

中国疫苗产业规模(-E)

疫苗行业技术动态:在研新型疫苗上市将持续推动增长

当前国际和国内众多新型疫苗处于研发阶段,以期满足当前未被满足的疾病预防需求,或对现有的传统疫苗进行改进。伴随着未来数年在研新型疫苗品种的逐步上市,疫苗行业的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目前处于研发阶段的新型疫苗品种主要着眼于以下方向:①全新的疫苗品种;②传统疫苗技术的颠覆;③多价与多联疫苗。

3.1全新的疫苗品种

全新的疫苗品种即针对新疾病的疫苗。当前全球已上市的疫苗种类有限,尚存在大量的传染性疾病无针对性的疫苗以供应用。但结合疾病的传染性、致病性和疾病所带来的公共卫生负担,目前存在数种疫苗为学界和疫苗产业界广泛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苗及疫苗产业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