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周年
?上班十多年,经手的鼻科病人也有上千例了。绝大部分病人康复后都遗忘了,偶尔门诊复诊碰到还有一些惊喜。也有一些病人记忆尤新,有些是病情危重,有些是手术复杂,讲座时整理资料经常回忆。洪女士则是一个例外。
——浙大二院耳鼻咽喉科段洪刚
家住浙南的洪大姐,流眼泪有两年多了,头痛1个多月,医院诊断为鼻窦炎,并建议手术,但要等床位。洪大姐头痛欲裂,想来杭州早点手术,便辗转来到我这里。
我仔细看了下情况,这位大姐有严重右侧眼眶痛,头痛,不停的流眼泪,右鼻腔有血性液体流出,眶周有明显压痛。初步诊断右侧急性鼻窦炎,右鼻泪管阻塞。而且她已经用了一个多月的抗生素,基本没什么效果,手术指征很明确了。我立即安排她住院准备手术。
经过全面的术前准备,第三天洪大姐鼻内镜手术,我还记得当时术中看到她右侧鼻腔黏膜高度水肿,坏死,上颌窦筛窦里充满了浑浊的脓液和大量真菌。我们扩大了窦口,清理干净脓液和霉菌,填塞止血后手术就结束了。
手术效果如我所料得好,洪大姐当天头痛就缓解了,精神很好。但我们的担心一点都没少。
真菌性鼻窦炎分四种:真菌球型鼻窦炎、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前两种预后比较好,但很少有严重的头痛,后面两种多有头痛,预后很差,特别是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死亡率50%以上。
洪大姐的临床表现不能排除后者!
我们联系病理科快速阅片,报告是曲霉菌菌团,特意取的多块标本也不支持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稍微松了一口气。
术后5天又清理了鼻腔,洪大姐顺利出院。
术后20天复诊,她的疼痛已经基本缓解,我们又请病理科主任复核了病理标本,再次确认了是真菌球型鼻窦炎。
又继续随访了半年,没有症状,复查CT完全正常,我们总算放心了。
术前CT显示右侧鼻腔鼻窦密度增高,术后CT显示双侧鼻窦正常
没想到,后来洪大姐又找到我们,这次倒不是鼻子问题,而是眼睛,她想再做一次手术,解决右眼溢泪问题。
她有鼻泪管阻塞的疾病,右眼常年溢泪,要随手带手帕随时擦拭,对于中年女性来说,很影响美观。她也咨询过当地眼科医师,手术可以做,但要在面部开个小口子。听说我们可以经鼻腔做这个手术,尽管到杭州要4个多小时,但她很信任我们,要求我们再给她手术。
这次倒是很轻松的手术了,常年做鼻内镜手术,鼻科医生对经鼻的微创手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内外讲座同行也经常介绍这个手术,我们科也早就开展了。
于是在全麻下为她做了手术,半小时就结束了,术后3天出院,复诊1年半,泪囊造口宽敞通畅,洪大姐再也没有溢泪。
术后内镜检查泪囊造口通畅
回想起来,洪大姐的每个选择都是很明智的。医院确定要手术但床位紧张无法住院,医院治疗,这很正确,特别是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的疾病。因为如果再等几天,炎症就可能会向眶内甚至颅内扩散,那样治疗就要复杂很多,甚至留下后遗症。而且她的依从性也很好,都是按时随访,从不爽约。
她的信任也让我印象深刻。就比如说她鼻子手术后,这种严重的鼻窦炎术后,炎症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她术后1个月内确实还有一些轻微面部疼痛,鼻涕带血,我们检查告诉她,这是正常反应,她也就不焦虑了;两年后有一个月,她出现轻微头痛,有些害怕,当时复查了CT和MRI都正常,我们告诉她再观察看看,她也没有焦虑,后来疼痛很快就缓解了。
整体来说洪大姐治疗效果算是非常理想了,随访两年,头痛鼻塞流涕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流眼泪也没有再复发,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因为路途遥远,我们没有要求患者再定期门诊复诊了。医院,有异常的话,在家里也可以联系到我,所有的资料都可以查询,跟门诊一样方便,还减少了舟车劳顿。
写给广大做过/想做鼻窦炎手术的患者:
鼻窦炎术后需要注意合理作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创面出血;
不要抽烟喝酒,少去公共场所,尽量避免感冒。因为感冒会加重粘膜水肿,影响疗效,万一感冒了及时就诊服药控制炎症;
尽管是微创手术,鼻腔鼻窦的创面完全愈合需要3-6月时间;
常规的日常工作不会影响愈合,除非年老体弱或者有不适的感觉,术后休息3~5天就够了。
跟我经历的其他惊心动魄的病例相比,这个病例并不特殊。之所以记得这个病例,还是因为当初担心她是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一个中年女性,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因此致残甚至丧命,对她和家人来说太不幸了。最后发现是虚惊一场,真的不禁替她高兴。
她的良好效果其实还是归结于她的好运气,是真菌球型鼻窦炎合并感染而不是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否则哪怕我们再尽心努力后果也难料了。其次是正确的选择,及时治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技术和理念也在进步,诊疗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顾前几年的鼻窦炎病人经常要住院1周,再看着这两年常规鼻窦炎都是日间手术1天出院了。老百姓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医院也在适应节奏。
作为医师,天天门诊手术值班做科研,少有闲暇。天天埋头赶路,偶尔有空回顾一下老病例,也很有意思。特鲁多医生讲,医师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希望像洪大姐这样能够治愈的患者的越来越多吧。
续写美好
6月13日,浙大二院耳鼻咽喉科*支部利用周日休息时间,派出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员医生袁晖,副主任医师陈嘉,副主任医师段洪刚,主管技师刘琳、主治医师李林荣和刘骁等5名*员专家为大家义诊,更有有多名医护人员自发前来帮忙。因为听力检测需求大,*员听力师夏静宇还专门从家里赶来支援。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原定的60个义诊号加到了70余个,医生们坐诊到下午一点多才结束。
合影
袁晖
陈嘉
段洪刚
刘琳
李林荣、刘骁等
许多家长趁着双休日带着孩子来检查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等情况,还有多名患者专程从外地赶来看病。他们说,平时号一下子就被挂完了,这次义诊多放出了这么多号,而且还是大专家坐诊,真的感觉很幸福。
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员医生袁晖说:“有时候我们多做一点,患者就获益一分,也许就解除了痛苦一分!”
耳鼻咽喉始建于年,在浙江省该学科领域建科最早。学科前辈蔡钺侯、王辉萼和邢昌全教授在我国耳鼻咽喉科学界享有很高声誉。上世纪70年代完成浙江省首例喉癌全喉切除发音重建手术,90年代率先开展内镜下鼻颅底和鼻眼相关手术,本世纪初率先开展喉癌显微激光手术。是省内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最多的单位,已经成功实施了上千例,是全国五大电子耳蜗植入临床试验中心之一。六十多年来,凭借耳显微外科手术、内镜下鼻颅底手术、喉癌显微激光切除手术以及喉癌、喉咽癌等头颈部肿瘤根治性手术的优势,耳鼻咽喉科在省内外均享有盛誉。
点击“浙大二院耳鼻咽喉科”,可直接挂号哦
作者丨耳鼻咽喉科段洪刚,宣传中心童小仙
照片丨童小仙
审核丨耳鼻咽喉科范国康陈嘉
责编丨童小仙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
分享
点赞
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