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窦炎发病率很高,与成人鼻窦炎解剖特点、发病机制均有很大不同。在治疗上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例如:⑴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不当,或者手术方式不当,手术适应症过宽或者范围过大。⑵盲目滥用抗生素,或者不规范使用抗生素。⑶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导致鼻腔粘膜损害。
根据相关研究,儿童鼻窦炎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感染。感染是儿童鼻窦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的致病菌有所不同。急性鼻窦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导致,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二代及三代头孢效果最好;慢性鼻窦炎主要致病菌为厌氧菌,需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二代及三代头孢,加上甲硝唑等效果才好。2.变态反应。变态反应造成黏膜水肿,导致窦口和引流通道受阻。因此抗炎、抗水肿在治疗儿童鼻窦炎过程中很关键,局部糖皮质激素发挥极其重要作用。3.伴随性疾病。最主要的有腺样体肥大、下呼吸道感染、胃食道反流等。
对于儿童鼻窦炎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给予不同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药物系统保守治疗。包括抗生素和局部糖皮质激素及黏液促排剂,需要注意的是剂量和时间要足够,抗生素首选二代及三代头孢类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应持续应用4周以上;局部糖皮质激素至少2个月以上。对于严重的鼻塞,可适当使用低浓度鼻腔减充血剂。另外可根据情况给予抗变态反应治疗(抗组胺药物)。可附加给予鼻窦负压置换治疗及鼻腔盥洗等辅助治疗,有胃食道反流者给予抗反流药物。可酌情应用中药方剂治疗。
第二阶段,解除鼻阻塞的辅助手术。主要指的是肥大腺样体的切除。腺样体肥大与儿童鼻窦炎有相关性,腺样体被认为是细菌隐藏的聚集场所,也是引起鼻阻塞和分泌物滞留及纤毛活动减低的主要原因,是否切除腺样体关键看有没有超过2/3的后鼻孔被堵塞、鼻塞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药物治疗是否有效。
第三阶段,经鼻内镜微创手术。对于儿童鼻窦炎的手术适应症应严格掌握,必须是经过规范和系统的药物治疗以及前期处理仍旧无效者,才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基本原则是小范围、精细和微创。多数学者认为10岁以上儿童经鼻内镜微创手术不会影响面部的发育,但实施的手术范围和手术方式与成人必须有区别,需要使用儿童专用的精细微小手术器械。术后必须随访,鼻腔盥洗和局部糖皮质激素使用应持续3个月以上。
本文参考许庚等教授的相关论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