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g)引起的一种在蛋鸡、肉鸡群中常见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流鼻涕、面部肿胀和结膜炎为主要特征,引起鸡生长发育受阻,产蛋率下降,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养殖密集区发病率更高。
病原方面,Page使用全细菌平板凝集试验和鸡的抗血清将副鸡嗜血杆菌分为A、B和C三个血清型。根据赵国生等人年以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鸡传染性鼻炎(以下简称鼻炎)的三个血清型中A型占比13.0%,B型占比81.8%,C型占比5.2%。龚玉梅等学者于年也公布有类似结果。这表明当前引起鼻炎发病的主要是B血清型菌株。
最近几年鼻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鸡养殖区均有发病。鼻炎疫苗接种率和使用量逐年增高,但是免疫失败现象依然常见。鼻炎发病后可以治疗,但有效的抗生素类药物在产蛋期全部禁用,为产蛋期鼻炎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科学防控鼻炎,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引起鼻炎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1.1副鸡嗜血杆菌血清型多
副鸡嗜血杆菌血清型多,有A、B和C这三个大血清型,每个血清型下面还有多个亚型,三个血清型之间互相不能交叉保护,A型疫苗株不能保护B和C型菌,B型疫苗株不能保护A和C型菌,C型疫苗株也不能保护A和B型菌。
1.2疫苗血清型不全
当前我国鼻炎疫苗销量占比较高的还是A型疫苗和A+C型二价疫苗,国产的ABC三价鼻炎疫苗于年面世,年才进入市场,大量鸡免疫的鼻炎疫苗是单价(A型)或二价(A+C型)的鼻炎疫苗,单价或二价鼻炎疫苗对B型菌没有保护作用,这也是近几年B型鼻炎发病占比达近80%的原因。
1.3免疫次数不够
当前蛋鸡养殖群体中,大多数鼻炎疫苗每只鸡仅接种一次。鼻炎疫苗是细菌性灭活疫苗,细菌的免疫原性比病*差,单次免疫效果远不如病*性疫苗(如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性疫苗一只鸡一生还多次接种(禽流感疫苗每只蛋鸡一生接种4~5次),免疫原性更差的细菌性疫苗却仅接种一次,这很容易引起免疫失败或保护期短。鼻炎疫苗每只蛋鸡开产前必须免疫不少于2次。
1.4免疫接种时间太迟
鼻炎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蛋鸡和部分长日龄肉鸡,现阶段中小蛋鸡养殖群体主要是外购青年鸡,由于鼻炎疫苗是细菌性疫苗,一定会含有一定量的内*素,应激相对于病*性疫苗要大一些,接种后短时间内对鸡的采食和生长有不利影响,因此多数青年鸡场对接种鼻炎疫苗积极性不高。蛋鸡场买回青年鸡后一般在70日龄左右免疫,免疫后15天抗体还未完全产生,还处于免疫空白期,这意味着此蛋鸡在85日龄前对鼻炎没有免疫力,而50~日龄是鼻炎的高发期,接种时间太迟很容易导致免疫失败。我们建议6周龄左右鼻炎首免,间隔6~10周二免。
1.5疫苗抗原含量不够
疫苗被用户使用后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