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鼻塞流鼻涕的季节,不少人觉得自己好像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又安慰自己可能只是感冒,虽然医院。
事实上,过敏性鼻炎和感冒的区别很大,鼻炎可是个大隐患,绝不是“能拖就拖”的小问题。
但鼻炎的类型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究竟什么是鼻炎,鼻炎这个大家族里都有哪些成员呢?
1
什么是鼻炎?
鼻炎是指发生于鼻腔黏膜的炎性病变,由多种因素引起,发生于鼻腔黏膜的一组炎性病变,主要症状有鼻塞、流涕等。而引起鼻炎的因素有很多种,大体上可以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两种。
局部因素包括病*、细菌感染、黏膜变态反应、病理性神经反射等;全身因素包括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
它的症状往往是由鼻腔黏膜的炎性反应直接或者间接引起的。比如流涕常常是由于发病时鼻黏膜的粘液腺体功能活跃、分泌增加所致,而鼻塞则往往是由于鼻炎发作时鼻黏膜充血水肿引起的。
2
鼻炎的分类方法
我们常常根据病程的长短把鼻炎分成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而萎缩性鼻炎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我们常常把它单独讨论。
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指由病*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性疾病,有时也合并细菌感染,有传染性,病程约7-10天。它还有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伤风、感冒”,这样大家是不是就都非常清楚了,原来它就是“急性鼻炎”啊。
急性鼻炎一般刚开始会出现鼻腔干燥、灼热感、痒感和喷嚏,随后出现鼻塞、清水样鼻涕、嗅觉减退,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合并细菌感染时,就会出现脓鼻涕。
因病情不同,每个人的全身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一样,包括倦怠、乏力、头痛、发热等。一般儿童的症状比成人要重,常常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等。
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点。
慢性鼻炎的分类方法也很多,可以根据组织病理类型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也可以根据黏膜炎症的类型分为变应性鼻炎、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和感染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鼻内镜检查可发现鼻腔黏膜充血,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柔软,富于弹性,对减充血剂敏感。
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内镜检查可发现下鼻甲黏膜肥厚,鼻甲骨肥大,黏膜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样,缺乏弹性,对减充血剂不敏感。
变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产生的鼻黏膜的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
按变应原种类可将其分为季节性AR和常年性AR:季节性AR症状发作时间有季节性的特点,常见致敏原有花粉、真菌等季节性吸入物变应原,花粉过敏引起的季节性AR也称花粉症。常年性AR症状发作呈常年性,常见致敏原为尘螨、蟑螂、动物皮屑等室内常年性吸入物变应原,以及某些职业性变应原。
3
什么是鼻炎?
方法一:春秋季节减少外出
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患者在春天和秋天是最容易出现鼻炎症状的。在这个时候,建议患者减少外出,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这是因为过敏性鼻炎的过敏源是很复杂的,外界的花粉,粉尘等物质都容易诱使鼻炎的出现,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机体产生不适症状。
方法二:适量运动
鼻炎的出现与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预防鼻炎的出现,就应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建议患者加强锻炼,以此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锻炼时,不用担心鼻炎会传递给其他人,因为鼻炎不具有传染性。
患者应选择有氧运动,每天锻炼两个小时以上,长期坚持,就可以达到效果。
方法三:规律作息
想要预防鼻炎就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长期不规律的作息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逐渐下降,熬夜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常见现象,却不知,熬夜对身体的危害特别大。
不仅会使免疫力下降,还会给脏器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出现。所以,建议每天十点半左右进入睡眠状态,就可以起到预防鼻炎的作用。
对于鼻炎患者来说,想要防止鼻炎反复出现,也应采取上述三个方法,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另外,在饮食方面,患者应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对鼻炎的恢复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就可以防止细菌病*感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